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是2018年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清醒看到个别地方还存在不精准、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管理力量配置等方面,突出学生资助、保障学生资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要通过学生资助解决他们子女的上学费用问题,帮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而对于刚刚跨过贫困线的低收入人群,他们脱贫的基础还很不牢固,要通过学生资助,帮助他们避免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同时,要通过学生资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
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是2018年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清醒看到个别地方还存在不精准、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管理力量配置等方面,突出学生资助、保障学生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
资助标准精准,就是要确保资助标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相适应。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所在城市物价水平、学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搞轮流坐庄。要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
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
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校要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要在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努力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资助队伍的执行力。各地各校要在现有机构设置及编制范围内统筹调剂,确保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方面适应和满足学生资助工作需要。要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执行力。要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权责明确。
要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工作监管力度。资助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群众关注度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偏差。要通过加强监管,确保把各项政策精准地落在实处,确保不出现任何形式的跑、冒、滴、漏,确保把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要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师生监督,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任何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