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中国梦 > 正文

弘扬民族精神 筑就中国梦想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4日 00:00阅读次数:关闭页面[字体: ]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核心。从人类发展历史上来看,一个民族的灭亡无不源于民族精神的衰落,一个民族的复兴无不由于民族精神的振兴。“故欲求国家复兴,臻于强盛之途,非发扬固有文化,振作民族精神,实不以为功。”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国的国魂,它孕育于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寄于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实现新时代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弘扬“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使之“焕发于东亚,弘扬于宇宙”。

伟大民族精神孕育于中国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规律,深情地道出了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的重要性,并将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定义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在“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中孕育出伟大创造精神。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历史演进中的创造精神,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巨匠学术争鸣的局面之中;体现在古代四大发明,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之中;体现在唐诗宋词等文艺作品、格萨尔王传等伟大史诗、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的创作、传承、建设之中。这一个个人类文明史上创造奇迹的过程,孕育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推动中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阔步迈入新时代,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人民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中孕育出伟大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顽强进取、蓬勃向上、厚德载物的精神风貌。勇敢、聪明的中国人民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治理了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和发展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和门类齐全的产业。这一幅幅中国人民挥洒汗水奋斗景象刻画的过程,孕育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让苦干实干的中国人民拥有更加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中国人民在“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中孕育出伟大团结精神。千百年来,尤其在外来侵略、民族危亡之际,在各族人民手挽手、肩并肩团结御侮、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之时,中国人民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逐渐融入中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民族实体。在这个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伟大团结精神是由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的民族精神聚合、交融、凝炼、升华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和尊崇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兴旺和发达放射普照之光。

中国人民在“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中孕育出伟大梦想精神。无论是国家层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是个人层面属于每一个人的梦想,都体现着在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人民不以富贵动其心,不以生死挠其魂,不以眼前成败挫其志,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由此我们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这种伟大梦想精神基于中国人民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家庭的浓厚情怀,它犹如中华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

继承民族精神圆中华复兴之梦

民族精神并非“以血族为根据”的种族之意,并非“重统治重命令”的国家之意,更非“独立个人集成”之意,它是自然发生浑然一体之民族自觉的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一旦形成,便成为国家固有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熔铸于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始终不能湮没。中华民族在为生存与发展而斗争的悠悠岁月里孕育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得我们无比坚信: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的每一个人也都将成为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这是基于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给予我们的骄傲自豪,让我们拥有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更让我们具备了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也必将在复兴征程上不断发扬光大。

继承和弘扬伟大创造精神。我们相信,创造书写历史,也必将续写未来。新时代,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持续迸发、创造之力恒久涌动,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伟大创造精神的神奇伟力,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从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继承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我们相信,奋斗推动历史,也必将砥砺未来。新时代,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持续发力,奋斗之泉永不枯竭,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伟大奋斗精神为召唤,不断刷新自己的美好生活,实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继承和弘扬伟大团结精神。我们相信,团结凝集历史,也必将聚力未来。新时代,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持续不断,团结之手永不放松,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伟大团结精神的磅礴力量,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形成义无反顾、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守护国家的每一寸领土,保护祖国的每一个人民。

继承和弘扬伟大梦想精神。我们相信,梦想雕刻历史,也必将绘就未来。新时代,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的梦想精神持续不竭,梦想之火永不熄灭,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伟大梦想精神的不懈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向“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